卓凡 |
卓凡,中国玉石雕刻国家级大师,被业界称为儒匠,是“中国书房-白玉比例”审美的倡导者,从事传统造物方式与现代美学转型的研究。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中国书房》主讲人,兼任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美学会(木)雕刻专委会副主任,中法艺术家联盟TS艺术顾问,中华工艺精品(文博会)大赛、天工奖、玉华奖、百花奖、学问部全军全国美展、晶麒麟奖等奖项的专家评委。
【中国书房-白玉比例】 2006年,卓凡雕刻玉石并提出“中国书房-白玉比例”一说,在这里,他认为西方艺术把“黄金比例”作为审美的标杆,与之相应,东方艺术有一套审美法则,源头是“白玉比例”。可以说,它是东方审美的一个标杆,长时间广范围地影响整个华夏文明。在卓凡的梳理之后,人们发现“白玉比例”与中国传统的大系统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华夏文明艺术及其审美体系的第一章。
【中国书房-系列演讲】 读书是书房的第一件事。 主讲人卓凡分别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国家大剧院、北京服装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畅谈《中国书房》学问,这系列讲座突破传统的课堂形式,以舞台场景演绎的方式,通过“书”“香”“琴”“舞”等四个篇章,使中国书房学问以更为立体饱满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柔柔暖暖的灯光中,透过薄纱般的帷幔,大家依稀看见抚琴而坐的古琴大匠,挥毫泼墨的书法家,潇洒自如的香道师,长袖如烟的舞蹈家,在卓凡的讲演下,关于中国书房的千年畅想,也在这古雅轻灵的悠悠乐声与绵绵蔼蔼的氤氲香韵中绵延开来。 在卓凡的推进下,“中国书房”凝结了国学智慧和审美眼光,成为汇聚各界精英的场所,读书、审美、孝亲,复兴传统学问在现代生活的影响力。 中国书房活动回顾: 2014年4月15日 国家大剧院美术馆《中国书房》主题讲座 2014年9月23日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中国书房》主题讲座 2014年10月25日 浙江创意园《中国书房》主题讲座 2014年12月5日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课堂《中国书房》主题讲座 2014年11月6日 凤凰卫视—完全时尚手册《中国书房》主题讲座” 2015年9月30日 厦门文博会中国书房空间展示 【中国书房-生活美学】 受厦门文博会邀请,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之“中国书房”于2015年10月30日落地于厦门会展中心。在这里,中国书房以空间陈设的方式,把传统非遗技艺融合进现代生活美学,一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学问,复兴文人“八大雅事”,另一方面,把现代美学融进生活,巢筑当代大爱家庭。 中国书房源自卓凡的系列讲座,这一次,他把“中国书房-生活美学”的理念带到了厦门。该空间以传统书房的元素,用现代简洁的造型和柔和的灯光,把入口、月亮门,回廊,中庭营造成一个优雅的空间。竹影、琴声、花潮、书香,和“家大爱”艺术品互相辉映,共同构筑雅致厦门。中国书房倡导的“小雅”修身,“大美”齐家,是中国书房精神的核心要义。“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在这里代指“诗酒花香茶清棋书画”等古代文人八大雅事;“大美”出自《庄子·知北游》,在这里,代指以艺术的方式,重建当代家庭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孝道亲情。
【中国书房-向达芬奇致敬】 2001年,卓凡把“黄金比例”作为核心审美,创作题为“中国书房-向达芬奇致敬”系列作品,主要由达芬奇视网膜、达芬奇机械运动、达芬奇装置艺术等系列作品,同时提出“艺术自动化”创作理念,举办个展,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活动。 将传统雕塑赋予自动化,也无异于对传统技术语言以新的拓展。卓凡关注从东方语境来掌握达芬奇的科学方法论,更有意思,“中国书房-向达芬奇致敬”的系列作品也从早期单一的机械自动化向智能感应以及触屏动力转换发展,与当下现实的自动同步,甚至超前应用不同媒介材料、技术所传达不同的感受。 对东方传统艺术的痴迷,融入媒介技术表达方式,这种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元素,甚至可以改变语言的结构。 卓凡的作品不只停留在自动的技术语言和感觉的表达上;卓凡作品也不是一种以复制某种风格而存在的,他是达芬奇的科学感觉来表叙东方生命的激情和伦理,以此传达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传承人的生存感受。
【中国书房-艺术家卓凡的艺术活动】 卓凡师从隋建国、托尼·布朗。 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后期,怀着一颗的重塑东方审美的梦想,卓凡游学于欧洲,专注于达芬奇艺术的研究,特别是达芬奇的科技思维对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影响。 2001年,卓凡把“黄金比例”作为核心审美,创作主题为“中国书房-向达芬奇致敬”系列作品,主要是达芬奇视网膜、达芬奇机械运动、达芬奇装置艺术,提出“艺术自动化”创作理念,举办个展,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活动。 2006年,卓凡进一步学习传统学问,提出“中国书房-白玉比例”一说。他以欧洲文艺复兴为榜样,建立华夏审美自信为原点,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传统学问的复兴。 2014年,他在北京大学百周年大讲堂开始讲授《中国书房》系列课程。 留校以来,在中央美术学院主讲《中国书房—礼器》《中国书房——新国学语境下传统工艺的再设计》,《中国书房——中西方立体造型分析》,《中国书房——现代造型语言》等课程,悉心创作,教学相长,身体力行,和学生共同推进具有传统价值的现代艺术教育。
【中国书房-艺术家卓凡学术成就】 卓凡举办过“自动?全自动”“食言者”“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我要拈花”“我要推开”“中国书房-家大爱”等系列个展,已发表论文35万字,著有《罗丹画论》《艺术自动化——达芬奇的工作路径与思维方法》《雄狮后庭花》《黄金大比例——达芬奇的身体密码》《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食言者》《我要写字》等论著。学问部国家课题《大跨度城市雕塑研究》的第一主持人。 2010年作为当代重要艺术家入选中国艺术档案,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
【中国书房-卓凡作品收藏与获奖】 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捷克共和国总统官邸、多个重要国家元首、皇家及政要收藏。 曾获陈设中国晶麒麟——2009年度金奖,捷克共和国——2010年度先锋艺术金狮奖,天鹤杯——2012年度院长提名奖,中国龙奖~2014年度金奖,中华工艺精品~2014年度金奖,玉星奖~2014年度优秀作品奖,玉星奖~2014年度最佳创意奖;第二届博物馆学问产品创意设计~2014年度最佳创意奖。
展览: 2014年,《一叶一菩提》《高山仰止》“在此——中国生活艺术之国家大剧院展”,国家大剧院。 2014年,《一叶一菩提》《高山仰止》“在此——中国古代生活艺术之南京博物院展”,南京博物院。 2014年,《坐观》“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福建美术馆。 2014年,《立秋》参加南京国际双年展,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12年,个展《2012——文明相悖论》,北京宋庄美术馆。 2011年,个展《我要写字——卓凡行为艺术》,北京捷克驻华大使馆。 2011年,个展《我要拈花——拈花八式》,北京798艺术区。 2011年,个展《我要拈花——卓凡装置展》,福建美术馆。 2011年,个展《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广州53美术馆。 2011年,个展《尚 品》,北京798红三房。 2010年,个展《食言者》,北京捷克驻华大使馆。 2010年,个展《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艺术展》,北京宋庄美术馆。 2005年,个展《AK47之泡沫时代》,2003年798艺术区国际艺术节,北京798艺术区。 |